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秀梅)8月1日,据陕西金融监管局,近年来,一些非法中介组织或个人打着代理退保代理维权的幌子,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可办理全额退保等信息,诱导保险投保人委托其代办全额退保事宜。此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金融市场秩序,还严重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陕西金融监管局提醒众多购买的人:代理退保不可信,正规维权有保障。
冒用身份。不法中介常常冒充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人员,博取消费者信任后,进行欺骗性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声称金融机构产品有问题不划算或存在误导销售,诱导或怂恿保险投保人进行退费、退保,并谎称由其代理投诉或退费、退保,可减少损失。
阻断沟通。不法中介在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退保时,常常要求消费的人提供详细的个人隐私信息及保单情况并签署代理退保协议,后以全权代理之名,阻断消费者与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之间的正常沟通,切断消费者依法合规维权渠道。
不当得利。不法中介利用消费者急于解困、挽回损失等心理,诱导消费者伪造证明材料,教唆或直接代替消费者向监督管理的机构恶意投诉,制造舆论压力,向金融机构施压,达成目的后要求支付高额费用进行非法牟利。
经济损失风险。不法中介一方面诱导或欺骗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咨询费,甚至经过控制消费者账户等方式直接截留、侵占退保资金。另一方面可能在消费的人终止保险合同后要求退旧投新,购买其推荐的所谓高收益高保障的打理财产的产品,使消费的人面临本金损失风险。
丧失保障风险。在非法中介挑唆、怂恿之下,消费者若贸然终止保险合同,将会丧失正常的贷款或保险保障,由于个人风险状况、年龄及健康情况变化,在消费的人重新申请购买银行保险产品时可能面临保费上涨或被保险公司拒保等风险。
信息泄露风险。非法中介可能通过获取的消费者身份证、银行卡、家庭住址等信息进行诈骗、洗钱、非法集资等违反法律法规活动,甚至在消费的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办理网贷,使消费的人蒙受各种损失。
信用受损风险。非法中介在代理投诉全额退费时会造成消费者贷款逾期、保费断交等合同违约,从而形成征信不良记录或是被列入黑名单,进而对消费的人后续贷款、出行、就业等产生负面影响。
法律风险。非法中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教唆、指使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的消费者编造各种理由、伪造证据进行投诉、举报或诬告,严重干扰了正常金融秩序,消费者将会面临较大的被诉讼的法律风险。
理性选择和购买保险产品。消费者买产品时要最大限度地考虑自身的实际的需求、经济承担接受的能力和风险承担接受的能力,了解清楚产品属性、合同条款的详细内容,做到理性消费。
不轻信他人代理。有问题首先咨询银行保险机构或监管部门,通过正规渠道、合法途径解决诉求和纠纷。
切勿泄露个人隐私信息。消费者要增强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意识,不轻易将个人敏感信息提供给他人,若遇到不法分子诈骗、威胁或恐吓,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确保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广东新增2892例;佛山疫情严重;基孔肯雅无特效药;需灭蚊防护 8月04日健康医疗日报
以色列公开独立,不足一天时间,中方反击随即而至
中国女农场主非洲失踪近30天确认遇害,嫌犯为“内鬼”!已有多名中国同胞在该国遇害
武大图书馆肖同学的“特应性皮炎”到底是种什么病?国内特应性皮炎首席科学家接受橙柿互动专访
“让乘龙卡车卷入舆情实属无心之举”!刚刚,理想汽车和中国汽研先后回应碰撞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