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美丽建设的道路上,林草种苗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种苗质量的提升,必然的联系到国土绿化、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因此,2024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以下简称“国有林场司”)着眼于保障林草种苗的供应和质量,确定了种苗保障攻坚战的多项核心任务,以确保生态工程的顺利推进。
近年来,我国在大规模国土绿化和臭氧层修复等生态重大工程中不断取得突破,其中“三北”工程作为关键项目之一,已初现成效。自启动以来,累计完成5700万亩的治理面积,沙区生态状况显著改善。美丽中国的愿景需要有力的种苗保障作为支撑,因此,2024年国有林场司将重点加强种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各项林草工程的顺利实施。
国有林场司明确了2024年的工作方向,包括通过发布相关通知,确保“三北”工程的种苗和治沙物资能够稳定供应。当前,58个保障性苗圃已在“三北”地区开工,育苗面积增加了2.3万亩。通过开展种苗供需对接会、发布供需分析报告,确保不一样的地区能够高效配置资源,这样的举措将在真实的操作中大幅度的提高种苗保障的效率。
随着生态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对优质种质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国有林场司致力于完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体系,以确保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及其多样性。已有11个省(区、市)完成种质资源普查,初步构建国家和省级种质资源保存库,这为今后种苗品质的保障奠定了基础。
种苗作为林草高水平发展的“芯片”,其研发和应用显得很重要。2024年,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审定了23个林木良种和14个草品种,致力于提升种苗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这不仅是对传统品种的优化,也是对新技术的积极应用。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提升种苗的产量和品质,为绿化和生态恢复提供更充足的保障。
面对市场上可能出现的假冒伪劣种苗,国有林场司加强了监管力度。2024年,已查处126件种苗违法案件,进一步捍卫了种苗市场的安全。同时,推动林草种苗类行政许可改革,委托省级林草主管部门实施相关许可,不仅提高了效率,也增强了监管的精准性。
作为生态修复和建设的主力,国有林场在深化改革中也展现了新的活力。2024年,国有林场司大力推进各地国有林场建设,培养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通过探索新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各地国有林场可以因地制宜,提升森林资源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伴随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生态旅游正在成为新时代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0个月内,全国生态旅游吸引了近25亿游客,同比增长9.7%。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响应这一趋势,积极推出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助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需求。
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深入人心,林草种苗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其保障和发展工作显得特别的重要。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在2024年以强化供需对接、维护种质资源、推动科技进步及加强监管等多重举措,使林草种苗保障工作走上新的台阶。面向未来,林草事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将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奠定坚实基础。驱动着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