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博体育官网app > 藤本植物

藤本植物

【48812】唐诗路上南郭寺(行记)

苗木详情

  南郭寺,坐落天水市城南慧音山北麓。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唐代已具相当规模,陇右榜首名刹。内有天王殿、钟鼓楼、禅林院、关圣殿、杜少陵祠,北流泉等古建名胜,还有“唐槐汉柏”,黛色参天,铜枝铁干,虬枝冲霄。

  我心目中的南郭寺,不但是千年名寺、陇上古刹,仍是一条唐诗之路。我来南郭寺,是想寻找唐代诗圣杜甫由秦入蜀的脚印。其间入蜀后落脚成都的“草堂”早已看过,而天水这“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则未曾进入。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为逃避“安史之乱”,杜甫携全家避祸,曲折来到秦州(天水),在南郭寺等寓居3个多月,写诗101首,有的就是在南郭寺所写或直接写南郭寺的,其间一首闻名的:

  7月26日,乘市内公交车前往。下车后,便见到路南一宽阔的上山公路,路口一巨大的牌坊式大门,上书“南郭寺”三个大字,赵朴初题。进大门沿台阶而上,看到的不是南郭寺,而是一座很大的“天水市成纪博物馆”(未开馆)。而到南郭寺,则要持续沿水泥路上行,这与我本来幻想的大不一样。

  自山下公交车站,沿盘山水泥公路踠蜒上行约3公里,抵达公路的止境,为一较宽阔的场所,左面是一新修的长廊,走在廊中,上可看到南郭寺的概括,下可俯视天水市的面貌。

  沿台阶而上,在两根巨大的古槐映衬下,一古拙的山门映入眼帘。门楼为明代修建,全木结构,正经古拙。门额“南郭寺”三个大字,为佛界名家赴朴初所题。

  进入院中,大殿正在修理,地上布满杂物。但院中挺立的三株陈旧的柏树,则令人震慑。其间伸直向殿门的两株,一枯一荣,朝向相反方向的一株则直插天边,高达数十米,枝繁叶茂,三株均用水泥桩从地上支撑,伸出的那一株还用固定“吊车”从空中吊起。古树之外有矮小的围墙,一侧有沈鹏手书“春秋古柏”。据介绍,此树已有2500余年前史,唐代杜甫写的诗中,就已称其为“古树”。

  三株古树根部,有另一大树,为小叶朴,也有200余年树龄。此外院中还有一巨大龙爪槐和大卫茅树,树龄也都在200年以上,都是我见过的同类树中最古最大的。

  陈旧的松柏,不老的精力,自古被列为“秦州八景”之一。向来为文人墨客所称道,成为千古名刹的重要景象。

  在外旅行,观世音菩萨常常见,而这种通俗易懂的解说,则是榜首次见到,通俗易懂,形象深入。

  看完正院,转向左边的另一院子。首要看到的是杜甫的坐像,死后有一长30米高4米的碑铭长廊,邵是闻名的“二妙碑”。

  其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明代在此为官的山东人宋琬,深爱杜诗。在天水任上,搜集了杜甫在“安史之乱”避祸中流落天水时写下的百余首诗,选用王羲之王献之在本地留下的真迹,悉数仿照出来,刻到碑上,将前史上尖端的诗词和书法溶为一体,被世人称之为“双妙碑”。惋惜的是这块艺术珍宝在后世损毁而不知所终。现在的碑铭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搜集民间材料而刻成的。

  现在诗人已逝,而诗中的古寺、老树,北流井犹在。站在诗前,睹物思人,抚今追昔。诗人好像从未远行,他将与古寺、老树、北流井同在,永久活在人们的心中。

  作者沈子友(心系远山),山东日照人,1970年入伍,1984年工,中铁十四局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