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海棠在1990年和2002年引入国内后,掀起了引种和扩繁的热潮,规模迅速膨胀,国内种植该品种的企业已有20多家,存苗量超过5亿,产能过剩严重,2015年春季后,北美海棠各规格苗木普遍跌价。
北美红枫在2000年前引入国内后,也开始了引种扩繁的热潮,圃苗量一度达到4亿左右,造成产能过剩,市场行情报价一路下跌,地径1厘米的小苗2012年单价为20元,2013年跌至5元,2014年为2元至3元,2015年为1元。
一个国外苗木新品种在国内的发展成熟,大致要经过一个过程:引进→试种→推广→认同→炒作→爆发→跟风→成熟。这样的一个过程很好理解,清晰明了,真要让事情按照希望的路径走下去,还要有正确的分析认识,稍有不慎,就会掉坑被土埋,折损不少家当。
把苗木看作商品来生产,这个视角很重要,很多人也知道,但是紧抓这点不放松并不容易。
在苗木引进的阶段,很多公司大多是看到新品种的美丽外表、当地的优良特性等,觉得把它带到国内后,一定会大有可为。稍作考察分析,就开始了引种、试种。这没问题,种两棵试试,行了行,不行了也损失不了啥,还长点经验呢。
问题就容易出在推广阶段。想让自己的苗木受到认可,自己首先就应该清楚它的市场价值,进行有方向有对象的推广。
看着效果好、特性优良的表现,有无地域差别?(比如北美红枫的叶子在北方有良好的变色效果,但是在南方就成了常绿,没有秋季色彩)
能替换掉哪一些类型的苗木,完成应用效果升级?(相比目前常用的行道树类型,红枫适合做行道树且有更好的效果等)
在实际应用中,苗木种上去后,后期的养护成本是否合适?(比如北美冬青做绿篱应用,修剪工作量是否过大,病虫害是否多等)
新品种的市场价值不能以一个外观效果好、特性优良概而论之,也不能贪多求广,从商品应用的角度去衡量品种价值,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后,才能有可长期持续的推广应用和该品种在市场上的良性发展。
根据生产者的不同,规模化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引进者的规模化生产,就是这一个人(企业)把新品种从国外引进、试种后,觉得可以,想大面积种植供应市场;二是扩种者的规模化生产,就是了解这个品种后,觉得市场价值可期,从引进者那里大规模采购培育。
第一种的风险相对小很多,毕竟一个人或企业能达到的规模毕竟有限,品种得到市场认可后消化并不难,不会造成积压。
第二种规模化的生产就需要生产者深思熟虑一下这个品种的市场需求和潜在存量。如果市场反映出来的需求量还不是很大,且和自己一样做扩展培育的不在少数,那可要三思而行,如果该品种潜在的市场存量较大,未来的市场需求又没有拓开的话,很可能在苗木预计的出圃期造成库存积压、陷入困境。
其实,对新品种来说,最好的市场供应方式是订单化育苗。因为新品种的苗木存量不多,设计方如果想要采用,就需要提前订购,与其大规模的种植后在推广销售,不如提前和工程设计类公司做好新品种应用方面的沟通商谈,进而确定订单,进行定量定规格的生产培育。
苗木的品种多样化当然是好事,前提是该类品种具有统一、稳定的生物学特性,明显的品种优势,而不能为了品种而品种的进行炒作,一个品种十几个名字,产生品种泡沫。
有些苗木生产企业,将性状、应用价值几无差别的苗木进行过度的品种细分并进行市场推广,会导致该品种在培育市场和应用市场同质化严重,影响苗木扩繁种植户对自己品种的市场预期,同时造成该类苗木市场存量过大,消化不动,最终泡沫破灭,风险暴露,这样的做法对市场、对自身都将是伤害性的作为。
另一方面,确定的品种在市场培育上要严把品质,保证稳定的品种特性。不能为降低成本或提高产量,进行品种生产上的随意变动,影响品种质量。比如在北美海棠的实际生产中,有些企业就用山荆子、八棱海棠等作为北美海棠的嫁接砧木,提高北美海棠的产量,但是这样的做法改变了原品种的品质,产生不同的生理抗性,应用效果受一定的影响,也受到苗木采购方的质疑。
有同行认为,引进品种不如引进管理技术,先把国内的苗木生产都做规范了、品质提高了再做品种的横向扩张也不迟。
话是这个理,但毕竟任何行业都不是单线运行发展的,有发展好的、实力强的苗企,在新品种扩展上先行一步也未尝不可,形成的标杆效应,对行业整体的影响也一定是有正向意义的。
这类企业在做新品种引进时,最好是能将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同步的、适应性的应用过来最好,尤其是在了解地清清楚楚国外关于该品种较为成熟的生产模式后,还可以权衡利弊,优化升级技术管理模式。
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专业化等是先进苗圃的代名词,在新品种引进的同时,就做好这些“某某化”方面的布局和准备,在人才和资材设备上做准备,学习模式,适地适应性引进应用,为后期的品种发展,扫除根源性障碍:比如机械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等,没有一开始的合理规划,这些期待也只能是望苗兴叹。
从另一面说,即便引种或推广没达到预期,一套先进的技术管理应用,对其它品种的培育发展也是有模式套用价值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